2/19/2012

1.6 好回家

王賢
2011年1月29日 晚上9時05分 北角

"好吧,我地回家好嗎?"我與莉莉各自各拖著維維那小小的手。
維維邊唱著歌,邊崩崩跳跳地走著。
"對唔住,今晚OT遲左放人。"莉莉抱歉道。
"沒大不了,個個打工仔都要捱OT,只不過現在連小學老師都要OT到甘夜。攪到維維整晚嚷著要見媽媽,我沒辦法,唯有帶佢來接你放工。"我轉身到莉莉身旁,繼續讓莉莉拖著維維,而我搶走她手上的一大袋學生功課簿及肩上的大手袋,掛上我的左肩上,右手拖著莉莉,讓莉莉並列在三人的中間。

"做咩野突然拖我隻手?"莉莉問,卻沒有甩開我的手。
"維維可以拖你隻手,我又要!"我扮小孩子嚷著,"Miss 張,我要拖你隻手手!"
維維笑笑地看著他的父母,可在莉莉的眼中,她拖著的只是兩個小孩子。
我收回孩子氣地說,"我想,自從維維出世後,我地有多少回可以甘樣拖著手在街道上漫無目的地走?"
"噢,我也忘記了,近幾年,尤其是維維出世後,工作根本沒有停過。" 維維 嘆道。

我們仨沿著英皇道漫步著,腦海裡不停地勾起認識算算初時的情況。


第一次遇見是在炮台山地鐵站上捉色魔時而認識對方。有趣的是,莉莉不曷受害者,而係和我一樣只係一位目撃非禮案的小小市民,卻先與那位非禮女事主的大叔疑犯紏纏,我亦上前,大叔發難,一口氣甩掉我們,莉莉不服,上前再追。看著大叔飛快地跳閘離開,莉莉簡直當自己是超人,人跳她又跳,我唯有跟著跳,沒命地追。
一小時後,我與莉莉在醫院完成錄口供的程序。沒錯,在醫院,我,莉莉和大叔三人一同掛彩,進了醫院。
"我都未見過有女仔好似你甘瘋狂,捉色魔交比警察做,無須甘搏命喎" 我指著她那被冰袋包絜著的手肘和膝蓋。
"你都唔差"莉莉說。
"咪你囉,個大叔甘大隻,又甘大力,你一個小姑娘就想拉人?兩個人都未必拉到佢啦,所以問你係唔係傻,一係你之前有過D 類似既經歷。"我自辯著。
"有呢D經歷。我只想說你個人唔差。"
"。。。"我無言姒對。

就是這樣,我地開始了。

"好野,返到屋企啦"維維快快地邊拉著媽媽的手,邊跑著嚷回家。
"人細鬼大,要見媽媽係你,嚷著回家既又係你。"我趕緊拖著維維,快快帶仔回家。



"轟~~"遠處,一聲巨響,三數秒後,又三聲"轟~~"
我眉頭皺緊了。
街上的人都嚇呆了。
"回家吧,別呆在這裡。"我說。

回到大廈的升降機,"噢,我忘記買聽日早餐,你帶維維上樓先。"
"小心點呀。"


FYI
date: 6th Jan 2012
location: Fortress Hill

2/13/2012

不是急救員也需要知道的狀況! 請耐心看完 :)

不是急救員也需要知道的狀況! 請耐心看完 :)

有個朋友,在一次烤肉聚會當中絆倒了,摔了一跤,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,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,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。她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,朋友們幫她清洗乾淨,又為她盛了一盤食物,她就跟著大家一起享受接下來的時光了。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,她被送到醫院,傍晚六點,就過世了,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中風。

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症兆,她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
⋯⋯ ⋯⋯ ⋯⋯ ⋯⋯
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,腦神經外科醫師說,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,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。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,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,而這是很難的。
... ...
辨識中風
讓我們記住STR 三步驟,請閱讀並學習! 有時候中風的症兆很難辨認,不幸的是,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。身邊的人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,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。

醫生說,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,就可以辨識中風:
1.S :(smile) 要求患者笑一下
2.T :(talk) 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(要有條理,有連貫性),例如:今天天氣晴朗。
3.R :(raise) 要求患者舉起雙手

4.要求患者伸出舌頭,如果舌頭「彎曲」或偏向一邊,那也是中風的徵兆。

上面四個動作,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,就要立刻打120! ! !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者聽。心臟科醫師說,收到這封電函的人,若能將它轉寄給幾個人,就至少有可能救一條命!!

電梯下墜時怎麼辦?
有一天搭乘電梯,就遇上了電梯突然斷電,雖然緊急供電系統幾秒後就開始作用,可是電梯還是從13 樓迅速往下墜。還好當時記起曾經看過電視教的, 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,好在電梯在五樓終於停止了... 真的,當你面臨生死一線間時,當下的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將決定你的生死與否。生活中,難免會坐到電梯,但是,萬一遇到電梯發生事故,迅速往下墜落時,你可能產生一個念頭,站在電梯裡隨它吧!可是今天.... 我在電視的一個外國頻道看到一個非常好的節目。其中,他們還請了專家示範..... 「電梯下墜時保護自己的最佳動作」

第一、 ( 不論有幾層樓) 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。
第二、如果電梯內有手把,請一隻手緊握手把。
第三、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牆,呈一直線。
第四、膝蓋呈彎曲姿勢。

說明: 因為你不會知道它會何時著地,且墜落時很可能會全身骨折而死。所以: 第一點是當緊急電源啟動時,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下墜。第二點是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,以致於你不會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傷。第三點是為了要運用電梯牆壁作為脊椎的防護。第四點是最重要的是因為韌帶是唯一人體富含彈性的一個組織,所以藉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,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。

為了自己,為了朋友,為了親人,以防萬一。花1分鐘轉一下吧!
 
心髒病發作

心髒病發作在睡眠的時候, 60%的人沒有再醒過來。但是, 劇烈的胸疼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。
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種狀況發生的話, 立刻口含兩顆阿司匹林讓它化開,然後和一點水吞下。(係香港,最好唔好亂食藥,因為阿司匹靈係某一部份病人可能有副作用,所以一有唔舒服,有醫生指示既按指示服藥,冇既CALL白車。)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, 救護車並告訴他們你已經服下兩顆阿司匹林.在椅子或者沙發上靜候救護車援助┅ 千萬別躺下! !

一個心臟科醫師強調, 如果每個收到這份郵件的人, 能夠轉發十份給其他人,肯定至少有一條命將會被救回來

希望大家可以轉貼一下喔^^

2/11/2012

水泡


水泡都會漏氣, 你唔可以抱住個水泡過世, 你都要重新做人呀?


" life isnt a easy way to go, but i think it is worth to go "
即使生命中有好多不如意事, 生活係難過, 我想呢個世界仲有D 野係值得你而活!! 
  

2/09/2012

重新雒建 - 5










FYI

date: 8th Jan 2012
location: Kwun TOng
cam: Canon EOS 350D

港產龍B父母:預咗爭十幾年 首名龍嬰屬雙非 全家拒訪


~香港孩子很可能變成「非主流一群」,趙先生預計要為兒子撲學位撲到中學,「預咗要爭十幾年」。 







  
 - 登報反蝗!高登力量


港產龍B父母:預咗爭十幾年 首名龍嬰屬雙非 全家拒訪2012-01-25

趙先生與太太誕下「亞軍龍仔」,男嬰表情多多且精靈趣致,父母希望他健康快樂成長,但直言預計未來十多年「乜都要爭」。(林錫禮攝) 
趙先生與太太誕下「亞軍龍仔」,男嬰表情多多且精靈趣致,父母希望他健康快樂成長,但直言預計未來十多年「乜都要爭」。(林錫禮攝) 
【明報專訊】踏入龍年,首名「小龍女」於零時零分在浸會醫院搶閘出世,父母為內地人,全家拒絕接受訪問。至於「亞軍龍仔」則於零時20分誕生,父母均為港人,一家三口在鏡頭前開心不已。龍仔父親指愛兒從懷胎起已面對「雙非嬰」激烈競爭,從過去的產檢到牀位,到未來的奶粉到學位都要爭,「預咗要爭十幾年」,祈望港府制訂政策阻止問題惡化。
雙非「小龍女」重3.4公斤,母從內地來港生產,另有一名7歲兒子。昨晨有大批傳媒趕到浸會醫院守候,至早上9時許,該家庭臨時以「媽媽唔舒服」拒訪。記者在產房門外守候至下午2時半,曾提出只見父親,或只替女嬰拍照,但均被拒絕,而父親更繞道避開傳媒。
「亞軍龍仔」則重3.02公斤,為父母首個愛情結晶品。28歲的趙先生為小商人,他表示與27歲的太太婚後一年多才自然懷孕,並非刻意想生龍仔。他指兒子原定本月31日為預產期,但上星期已作動,妻子曾入院「等生」但不果,想不到前午4時再作動,成為初一龍B。
妻一度瞓走廊 憂雙非嬰與子爭資源
趙氏夫婦最希望兒子健康成長,名字隨長輩決定,還未選定。對於雙非嬰兒問題,趙先生坦言感受至深,「一知道有咗就約定產檢服務,次次都有陪老婆去,就算準時到,都要等兩三個鐘」。他指院內約有六成孕婦貌似內地人,行為粗魯說話大聲,令趙太變得「好」,「太多產婦,令醫護不足,我哋有納稅,但得唔到好服務」。
趙太首次作動送到聯合醫院,更曾經要「瞓走廊」,卻見到疑似內地孕婦霸佔牀位,其親友又不守規矩,「幸好這次入院時,牀位還算安排到」。他指雙非嬰令資源緊絀,「尿片、奶粉、學位等等,真係乜都要爭」。龍仔甫出世,父母已開始為撲幼稚園學位煩惱,香港孩子很可能變成「非主流一群」,趙先生預計要為兒子撲學位撲到中學,「預咗要爭十幾年」。
促政府制訂有效政策
趙氏夫婦暫未想過生第二胎,但期望政府能制訂有效政策,阻止雙非孕婦來港,並贊成不要批出居港權,「我哋有納稅,但就用唔到福利,政府照顧唔到市民需要,真係要做啲嘢」。
明報記者 林錫禮 黃熙麗

2/04/2012

1.5 等待

王賢
2011年1月29日 晚上8時49分 北角

"爹地,媽咪幾時先至出黎呀?我等到腳仔好累好痛呀!"小兒子維維嚷著道。
"等多一陣,媽咪好快出黎啦。"我拖著維維的手,窺探小學閘門,看看莉莉何時放工出來。



門打開了,出來的卻不是莉莉,而是她的同事,打個招呼,留下繼續等待。
等待,要是有目的地等待,其實是一件令人苦惱而矛盾之事,一方面兒子叫嚷著要見媽媽,心裡感到煩躁,但另一方面,等待其實叫人回味人生當中的回憶,我不停想起我是因為等待別人而認識莉莉,即現任太太。
回想起那日正是這種黑夜環境,我錯認莉莉作另一位朋友,因而認識到莉莉。

"媽咪!" 維維大叫,我回神過來。
"咦?為甚麼你站在一邊發呆?" 莉莉 問道,原來她已經放工了,並拖著維維的小手,"維維,你累唔累呀?"
"沒有呀,只是想起一些舊事。"的碓,心裡另外再回想起一些舊日往事。

IMG_4372a

FYI - photosdate: 6th Jan 2012
location: North Point